查看原文
其他

方正违约,隔壁邻居

韭菜盒子 不明真相的债市群众 2022-07-22

我知道大家关心隔壁的债券


但别急,我们先谈谈方法的问题


很多朋友靠方正吃饭,很多朋友在方正工作,同样,很多朋友是方正的受害者。方正是一家很迷的集团,说点大家可能忘了一件事情,方正当年起诉暴雪使用了微软雅黑字体,要求索赔几个亿,而且他和美丽中国形成了一种钓鱼执法的神奇商业模式,而且通过这种方式搞垮了很多小公司,所以我求求你方正不要在打着拯救民营经济的旗号了。

我奇怪的是,已经爆出了这么多假国企,也没听说要对目前股权结构非常奇怪的公司问个询,或者改一下信息披露的问题。比如挂靠在各种民政部门啊、这个部门的什么X会,控制的公司的,不可胜数啊。

很多东西就是很邪门,每个主体发不出来债,拼成一起就能发了

主要原因也许是,债券投资人作为专业投资者,管理主要靠行业自律,愿赌服输、买定离手。一提到固定收益投资,机构化、专业化几个关键字映入眼帘,不同于股市韭菜丛生。只要不是太影响会员赚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反倒是出了事之后,各种人来帮渡过难关,也没说要从头到尾清查彻查,话说都是结果导向的,只要别影响民营经济融资,阻碍法制建设,别的都可以。

弘扬法治精神

另外一个奇怪的是,方正违约第一个受牵连的居然是清华控股、紫光和同方,逻辑就是既然北大都违约了,清华还会好吗?有没有嗅出川普当选,川大智胜涨停的感觉。

A债与A股

清华这几家公司确实集齐了最近的几大热点概念,但是仔细分析这几家公司的业务和方正其实区别还挺大的,因为方正已经很多年没碰正经行业了。方正看起来你以为做IT的,其实早就跟IT、高科技没关系了

你不是做IT的么?

 

其实我想到的问题就是信评到底该怎么做。

 

信评一直以来作为公司的背锅侠,在制度上就没法创造利润,只能创造亏损。就是个典型的负面才能证明工作价值,风控、清算类工作。广义的来说就是清洁工,清洁工的工作就是,做得多好多干净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做的不好有纸片能看出来,所以对清洁工的管理方式,就是粗暴罚款,而不是做的好发奖金。

环球同此凉热

信评大部分的工作就是看看评级报告,偶尔去调研调研。投机经理会质疑,你就会看评级报告和募集说明书么。我也没办法啊,公司砍了成本不让出差调研,调研了又是董事长满嘴跑火车,第一句话就是讲党建和讲改革开放,喝得迷迷糊糊也问不到啥。财务报表都是扫描版pdf没有细科目,募集都是实习生写的数据也对不上,最后只能通过评级报告做一个线性变换搞一个缩略版的买方评级报告。

债券调研最怕碰到公司董事长

遇到方正这类事情,所有的资深信用大佬的在一个问题上是基本一致的,就是这种券,兑付前期,违约不违约,已经不能看基本面了。我可以把这个话引申一点,就是在这个信息披露规则,投资者结构下,是根本识别不出来一类公司的基本面的。问题是这类公司还居然有人买。


如果站在投机经理或者公司的层面来说,卧槽,我花了每个月一万块钱(税前)雇人做信评,最后居然不知道兑付不兑付(1w块钱在北上广你是打发要饭的么?)。不过在很多领导面前,信评就是个要饭的。因为最后发现,这1w块钱就是背锅的价格。

很多人连便当都不想给

其实方正和清控的差别很大。方正1100亿收入的70%依靠大宗商品贸易和金融板块,贸易业务真的好,评级公司最喜欢,既可以做大收入规模,又可以做营收账款的资产规模,利润率1%最有吧,至于真的假的你们去看华信吧。清控主要做半导体集成电路。控制力上其实也有区别,在之前李友案之后,方正已经变成无人驾驶了;清华这边至少还有某人牢牢把控这公司治理。既然行业不同,治理环境不一样,其实校企只是一个表象,因为还有一个校企叫做联想不是么?


其实不仅仅是债券的人喜欢类比,只要是投资人,都喜欢类比。类比是一种应对复杂问题无力的一种大脑解决方案。你了解的细节越多,你很难去把两个东西去类比。但是如果你啥都不懂,就特别喜欢把“本质上”、“简单来说”这些东西挂在嘴边,比如,意大利馅饼本质上就是一个馅放在外面的香河肉饼之类的话;再比如,5G啊,你比4G多1G之类的;或者说,我觉得今年的市场环境会类似于2012年、9012年之类的,说明他是真的是毛都不知道。

见到今年更像哪一年的报告,可以直接点击关闭

如果单独看紫光,其实看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经营活动现金流没有意义。只要你投的钱确实是在做集成电路,没有像某家基板公司一样自己炒自己不知道在干嘛一样,百亿、千亿的投资规模是很正常的,比如烧钱的京东方。这个高投入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高风险,属于追赶型烧钱,最大的风险就是假烧钱。所以有人会比现金流缺口,那其实驴唇不对马嘴。


而且有人会盯着亏损,说紫光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近37亿元,占净资产5%。其实亏损很正常,随便问一问,流片失败要花多少钱,小米花了5亿流片还是反复返工,亏损几十亿其实很正常,据台积电、联电与力晶财报资料显示,台积电南京厂2019年上半年亏损22.92亿元,联芯亏损52.34亿元,晶合亏损23.09亿元,合计亏损98.35亿元。”没错,即使是行业龙头台积电南京厂,17乃年动工,18年有产出,19年依然亏损。反倒是有一些公司不亏损那才奇怪呢。


所以也反映了信评,大部分确实抛开行业属性,只能用财务数据指标比较不同行业,确实是刻舟求剑。


我就想起了模型的事情。为什么说一提到模型我就会笑,这个对我来说是仅次于各种周期的笑话。比如有的人非要求宏观预测有模型,那没办法,就糊弄一个ARIMA或者向量自回归,其实你只要做过研究就知道,这玩意就是线性外推,反正领导也不懂,觉得有模型高大上,小弟糊弄就完了呗。

 

别人跟我说的信评模型,基本上就是财务打分相对排名,其实就是一个香蕉大则香蕉皮也大的回归,剔除掉了行业特点。股票分析师都是分行业的,乃至于是分到小行业的,比如就是游戏分析师,或者猪分析师,而信评就是一个人兼看26个行业+1个城投行业,要是能看出来深度就见鬼了。按照这个道理,其实拼多多在中国,是不可能发出美元债。


所以如果按照财务指标和业务理解难度来看,信评最喜欢的行业最后还是落到了城投、地产、过剩产能三件套。你要是只投这三个东西,没必要假装做研究把?


那有人问,为啥不给信评加人,加工资,变成股票分析师。这个问题又循环到了清洁工问题上。清洁工不创造利润啊,为啥给清洁工加钱?

 

所以信评角度上,赚了钱都是你们波段梭哈技胆大下沉,又不给我发钱,我为啥要给你过券?毙了完了。或者,你既然想要AAA,既然想要央企,还想要高收益,还想要销售的返X,那给你XXX呗,不同意你们还裁我,我就是一个打工的,别坐着坐着变成了精神股东

 

说实话现在的信用研究或者说信用债市场完全变成了个大型trap现场

 

1.     公司不披露有用的信息

2.     也没人管公司不披露有用的信息

3.     信评没有可以识别出公司基本面的信息

4.     投资人瞎买

5.     出了事一窝蜂剁手

6.     公司基本面好和坏对融资影响不大

7.     造假成本很低,上市公司还能罚款60w,非上市公司不谈了

8.     违约之后也要不来钱

9.     所以不要信评了

10.  进一步循环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做信用债投资的机构,或者说能掌握最大投资量的银行,没有做研究的传统,买不买债全靠关系。违约之后,投资人毫无办法,我以前还傻fufu的写过高收益债回收报告,公司资产打折,先冲抵权益,然后清偿债务,不可能债券没有了权益没损失,卧槽无情的X海X投把我的脸打肿了,银行居然都同意,但是没办法,债委会合情合理合法。




未来怎么走,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挺难的。

所以北大方正违约了,隔壁到底行不行呢?这个问题嘛……文章那啥了,伊利股份该不该坚强的涨停呢?我也不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